事实上,这台被马拉申科所选中的坦克不是别的,正是原本历史上搭载着5毫米d-5t主炮的is1重型坦克炮塔原型车。
这一型经典的炮塔从最初的kv5原型坦克到is1再到更后来的is2都被一路沿用下去,自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日后更换更大口径主炮需要的原型炮塔被设计地非常宽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拉夫里年科看这东西的时候会有“小型kv2炮塔”的错觉。
严格来说,该型在原本历史上被斯大林重型坦克一路沿用下去的炮塔并不能算完美,只有100毫米物理装甲厚度的炮盾最前端位置别说是炮,就连后期型四号坦克的长身管75炮都能将之正面打穿,光靠这个半弧形的圆润炮盾来奢望本就是概率性运气事件的跳弹防御,这在战火纷飞又极为残酷的战场上无疑是一种非常愚蠢又幼稚的行为。
但不论怎么说,不失为一款出色设计的is1/2重型坦克通用炮塔终归还是一款经过了残酷实战考验的成功设计。一想到连德军引以为傲的虎式坦克前装甲也不过只有区区一百毫米,自知这世界上绝不会有无敌坦克这个道理的马拉申科倒也随之释然起来。
“也罢,100毫米的炮盾虽然抵挡不了虎豹和长四但最起码在1941年是完全够用了。能在这种节骨眼上用上未来装备本就已经够知足了,再去要求太多的话反倒显得我有点贪得无厌了。”
换个思路之后瞬间感觉自己脑袋想通了的马拉申科,随即率先一步踏上了面前座车的车体首上前装甲板,手脚并用中三下五除二地来到了炮塔之上揭开了车长顶盖,一脚已经迈入炮塔内的马拉申科随之转过身来,冲着仍旧愣在原地的众人们开口说道。
“还愣在那里干嘛?开始干活了!同志们。”
被马拉申科这一语惊醒后的众人随即开始分散开来。
隶属于马拉申科麾下车组的伊乌什金和基里尔等人跟随着马拉申科的步伐开始登车,而身在一旁的拉夫里年科在闻声之后亦是带领着自己的车组,开始迈步向着一旁的另外七辆炮塔迥异的原型坦克们走去。
有资格挑选自己未来座车这种事情对于打了大大小小数十场坦克战的拉夫里年科来说,却依旧还是大姑娘上轿的头一遭遇到,手中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更没有个“参谋”给出谋划策的拉夫里年科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做出选择。
伴随着不断迈进的前行脚步,紧接着出现在拉夫里年科面前的第一辆原型坦克,赫然是一辆搭载了四四方方几乎三面垂直装甲的“方正”炮塔坦克。
这一台外表四四方方而三面垂直,只在炮塔正前方附加了一个只能覆盖三分之一正面投影面积弧形炮盾的重型坦克,看起来倒颇有些德军坦克的设计风格味道。
提出该型炮塔设计方案的科京麾下设计师认为原有的苏制坦克炮塔内部空间过于狭窄,不但使得炮塔内部的战斗人员施展不开从而大大削弱了人机契合功效,拉低了坦克的整体战斗效率,更是让原本可以搭载不少炮弹的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被严重阉割了其载弹数量。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