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会议整整开了一下午,期间小太监们去换了四次茶水;有眼尖的发现几个文书写的文稿都垒得快到膝盖,吐了吐舌头,忙低着头小跑出去了。
太阳快下山前朱由检终于听完了大部分人的意见,总得说来大家总算统一了思想:崇祯一年二、三月间大明崇祯皇帝与林丹汗见面,具体时间地点双方再约定。
通过决定后,朱由检命禁军与殿前直军配合在年前拿出的初步军事应对计划,一月底拿出详细计划;同时要求参加制定计划人员取消假期和外出,如必需外出需军法处和东厂相关人员陪同,直到计划完成为止。
有些文臣原还想争取参加制定计划,但一听到此苛刻条件都闭口不言。
散会后,朱由检让人请四位老阁臣去西暖阁一谈,与会各人均会心一笑离开了乾清宫,只有孔运贞看着几位阁老约驼的背影黯然伤神而去。
两天后内阁发出邸报:一、内阁四位阁老将崇祯一年大朝会宣布引退,进入咨政院;二、崇祯一年内阁成员将增到七位,要求推举六位入阁人员由皇帝挑选四位入阁,皇帝有权独自确定另一名入阁人选;三、崇祯帝将与蒙古可汗约定会面。
邸报一出,顿时议论纷纷,不知其中意图,不过大明内部各方势力都将重点放在内阁人员的产生上面了,而忽视了其他两条消息。
大明政治局会议三天后,林丹汗在库库和屯(归化城,林丹汗使用了蒙古名,又译为:呼和浩特)收到了信使带回的消息,十天后明使递交了正式国书。林丹汗与几位亲信讨论几天,也写了封国书送明使回国复命。
年底蒙古草原的东部、南部听命于林丹汗的各咯尔咯部开始调动。
盛京的皇太极新年时才得到情报,对比年前收到辽东四个咯尔咯部落西去和几个归附的部落为了争夺空下来的地盘发生了争斗消息,正准备一月中出击的皇太极气的差点吐血。
计划没有变化快!不得已皇太极在新年期间又召开了一次会议。
最后谨慎的皇太极决定采取保守战略:趁明皇北上,南明京城空虚时突袭,让南明皇帝回军,达到破坏和谈目的,同时打击南明军力,削弱南明国力;后金主力取消突袭呼和浩特任务,改为巩固了朵颜故地的地盘,再联合友好蒙古部落与林丹汗决战;出发时间定在一月十五日出兵。
朱由检在十二月底才接到林丹汗的回应,那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看到林丹汗约定的会谈地点哈哈一笑,让明军立马按制定好计划对应。
蓟辽的孙承宗接到计划正是新年,边按习惯往西、北派出探马;他思考再三,没将计划告知驻三屯营蓟州镇总兵朱国彦,只是提醒后金可能
来袭,要他注意防范;将祖大寿带的关宁骑兵秘密调到山海关,孙祖寿到山海关一看,代替杨国柱驻守在这里山海关赵率教部已不见踪影,城上的步兵是皇庄穿着军服的民兵,只留下一队交接防务的骑兵。
宣大的孙传庭离北京得近,反应确最慢,在新年后才往呼和浩特派出了约定的五百骑兵做协调人员,向西北、东北派出探马;步军一部在林丹汗协调人员带领下往约定地开去,一部分熟悉马技的皇庄民兵扮成骑兵同行,黑云龙的宣镇主力隐秘开进到北京昌平。
三边的洪承畴下令围剿各部与太原镇配合将王自用部驱赶到白水县与王二部汇合,在崇祯一年元旦夜发出了“断剑”信号,暗藏在二王身边的东厂探子当场刺杀了这两位农民军首领引发混乱,埋伏在边上的官军将义军剿灭一空;几位暗探乱军中一个也未幸存下来,其身死惨状令官军们动容不已;将其尸骨埋在穆桂英挂帅的山岗上,并立碑留念。
太原镇完成任务后简单休整,在总兵侯世禄带领下一路北上,西安镇在副总督杨肇基带领下也北上榆林,留下当地留守部队打扫战场;因为榆林镇大部队节后将秘密北出,西安镇是要去补榆林镇空出的防区。
禁军方面借口皇帝北上,留两镇配合殿前直军做北京防卫,元旦节后全部开出兵营不知去向,两只骑兵镇一只驻扎在小汤山,一只调到蓟州县城附近。
殿前直军则派出一卫先出行到昌平打前站,其它卫任在京城未有动静。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