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在任何时候都是个敏感话题,更何况是在中世纪。
正反双方的意见在大明的政治中心激烈的碰撞着,有如后世辩论大会或某国议会,谁也不会让着谁,各自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最后还是首辅面子大,大家都停住了辩论。
“朕其实不怕你们吵,朕怕你们正面不吵,背地相争反而更糟!首辅既然不让大家争论,肯定是有什么意见,那就请说吧!”
朱由检的话不软不硬,听着反正不对味。
标也不管不了这么多,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启禀陛下!朝廷六部制度确定已久,突然起变故,臣担心会导致政局动荡;各部的政事是多了些,但还是能解决,臣建议将各部的职权细分;比如在户部可以成立民政司、农林司、度支司等,工部可以分工业司、水利司、建设司等,各司分别任两位侍郎主管各项事物,这样即不动政体,也可以管理日渐增加的事情。”
偷学朕的想法,旧瓶装新酒,不错!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看来这位首辅大人想这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各位大臣们听到这比较中庸的建议,坐在那也不停地点头,既满足了发展的需要,也不打乱原有的格局,也就减少了矛盾。
次辅李邦华站起来,行礼奏对道:“启禀陛下!臣附议首辅的建议,此乃老臣谋国之道,恳请陛下恩准!”
文武大臣都同意,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呗!这样处理朝廷还少出点俸禄。
“行了!这事就由内阁去安排各部去整理,出个方案报给朕;朕就再多说一点,现在户部也有钱了,能不能在试点推广新式学校?”
朱由检冷不丁的一句话,就如在平静的水塘里扔下一块巨石,不是泛起涟漪,而是掀起惊天骇浪。
“陛下!这是?”
“陛下!不可啊!儒学乃立国根本,不能如此冒失啊!”
“是谁在陛下面前进的谗言!老夫!”
……
一下子殿内的众臣群情激奋,唾沫横飞。
“得了吧!朕说过抛弃儒学吗?光靠儒学可以打败林丹汗?可以打败辽东反贼吗?每年那么多读书人,真正能能招来的不就是三年一次的会试和殿试吗?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人读书呢?为什么不给那些底层寒门学子其它的出路呢?你们当中也有寒门出来的,
知道学儒学的艰难,你们想过改变这些没有?”
“户部不出这钱也没事,皇商那边有支出,这钱就不给官学了,交给内宫去办点其它类型的学校吧!反正内宫也开始在在各省建立新式学堂,专门招生皇庄和军户学子。”
朱由检无视群臣的激愤,不管不顾的打出一通组合拳,打得下面那些文武大臣眼冒金星、苦不堪言。
朕有钱在手,还有人在手,你们可以继续想,但不能阻止朕另辟捷径。
“儒学为主,杂学辅佐,这是大势!西洋人可以远隔重洋来大明?为什么大明的人不可以远隔重洋去他们哪里?为什么总是要学别人的东西?这些问题你们都没想过?”
“你们没想清楚的,就回去继续想,在座的每个人都要就这事写篇奏章;对了朝廷的支出,不要每年都算糊涂账,内阁要求各部报每年的花销预算,这个预算要给朕过目,要不然内库可没钱拨出。”
又是一连串的问题和想法,脑子转得慢的大臣已经头晕了,不停擦汗。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面这件事,朕和你们通个气!内宫准备组建大明皇家钱庄,会在合适的时候发行银币、铜币及银票,取代目前流通的银两!”
又是一个巨型炸弹丢了下来,炸得这些大臣眼冒金星。
陛下您不能这样!老丢炸弹啊!想干嘛!想乱中取胜么?
怎么能这样?能讲点道理行不!
事关利益,薛国观又一次不管不顾的跳了出来,行礼后大声说道:“启禀陛下!臣有奏!”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