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昆拿到了内阁给的“尚方宝剑”之后,丝毫也不耽搁,直接下帖子,把礼部左侍郎及右侍郎、国子监祭酒、太学祭酒、以及新设立的提督学政,都找来了他的公事厅。
实际上,孔昆最想找的是兼任提督学政的王大虎。因为,王大虎手里捏着管理全天下读书人的实权。
李中易登基之后,京城里的各个衙门,变动最大的衙门,其实是礼部。
新设立的学政衙门,脱离了礼部的束缚,而改由提督学政掌管。
学政衙门的职责是,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科举考试,管理全天下读书人的功名。
目前,各州的学政和县学政,均由提督学政衙门派驻各地,并三年一次轮换。
不参加科举考试,就无法获得功名,无功名就无法做官,所以,提督学政的王大虎,手里捏着令天下读书人胆寒的科举权和功名权。
之所以要请礼部的左右侍郎,孔昆不过是想敷衍个面子罢了,他真正想见的其实是王大虎。
只不过,王大虎的身份极其特殊,没有特别合适的理由,很难见上一面。
毕竟,王大虎既是李中易的结拜兄弟,又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还掌管着天下读书人的上进之途,可谓是位很高,权极重。
读书人打算聚集起来闹事,表面上是针对新太学,实际上,却是想把王大虎给拱下台去。
掌管全国科举大权的提督学政,竟然是个粗鄙不堪的半文盲,读书人岂能听之任之?
王大虎不仅没有得过功名,甚至连他自己的名字,都写的歪歪扭扭,不堪入目,这种人怎么可以用来管理全天下的读书人呢?
偏偏,李中易就任命了王大虎为提督学政,让他掌握着全天下读书人的前途和命运。
孔昆身为内阁的参相,他心里自然十分有数,李中易任用王大虎当提督学政,简直是神来之笔。
王大虎是蜀国人,在开封城里一无故旧,二无知交,更和士林没有任何的瓜葛,他主持的科考,还真应了李中易的六字要求:公平、公正、公开!
全国各地州试的考题,都是李中易亲自出题,负责监考的全是驻军。
王大虎只需要派人严格把握考场纪律,杜绝营私舞弊,就是功德无量的大事。
读书人想把王大虎拱下台,骨子里其实是在挑衅李中易的选拔人才的新政,关于这一点,只有傻子才看不懂。
孔昆原本担心王大虎不给他面子,可是,王大虎很快给了回信,两个时辰后必到。
这么一来,孔昆也就放心的和两位侍郎及两位祭酒周旋敷衍。
礼部左侍郎汪真比较同情读书人,他的态度一直含糊不清,孔昆心里不悦,嘴上却说:“大家虽然同为士林一脉,但还是需要区别对待的。汪公应该好生的告诫那些不安分的读书人,闹事者必遭严惩。”
汪真拱手道:“孔相公所言甚为有理,只是,礼部如今实无权柄辖制那些读书人。”
明摆着是想看孔昆的热闹!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